11月18日上午,银行股集体走强。
截至18日上午收市,郑州银行大涨10.24%,青农商行涨10%,民生银行涨8.22%,紫金银行涨7.75%,华夏银行涨7.06%,贵阳银行涨6.32%。
银行股走强
受盘面带动,多只银行ETF涨势明显。截至18日上午收市,银行ETF(512800)涨2.67%,银行ETF华夏(515020)涨2.54%,银行ETF天弘(515290)涨2.60%。
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经济刺激政策在不断加码,同时大规模化债大幅缓解城投风险,虽然银行息差受化债影响存在一定压力,但资产质量风险的改善将支撑银行中长期估值修复,无论是红利还是成长都会受益。
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也认为,本轮债务置换可能小幅降低银行的利息收入,但能够降低相关敞口的长期风险,通过改善资产质量、减少信用成本的方式能够基本对冲息差下降的影响,也能够节约资本消耗。
中金测算假设2025-2027年每年置换隐债规模2.8万亿元,其中90%为银行表内敞口,降息幅度3个百分点,对银行每年利息收入减少约700-800亿元,降低息差2bp,减少利润约2%,对城投相关敞口占比较高的城商行和农商行息差影响相对更高。
另一方面,债务置换将地方城投平台债务置换为政府债券,信用等级提高,资产质量改善。假设隐债贷款拨贷比与一般贷款一致(3%左右),则置换后每年信用成本的节约能够基本对冲利息收入下降的影响。对于此前隐债敞口资产质量较差、存在展期或逾期情况的银行理论上信用成本节约更多,但也取决于银行是否为相关敞口充分计提拨备,如果计提不足则节约效应有限。
集体“破净”难改
截至11月15日,42家上市银行股均处于破净状态。
Wind数据显示,招商银行市净率排名第一,为0.95倍,该行市净率前段时间曾恢复至1倍以上。其后为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分别为0.85倍、0.85倍、0.84倍以及0.82倍。排名靠后的是浦发银行、光大银行、郑州银行、华夏银行、贵阳银行、民生银行,分别为0.44倍、0.43倍、0.42倍、0.39倍、0.37倍、0.30倍。
汪毅认为,银行目前仍处于破净状态,反映市场对于未来经济的分歧,但随着政策落地到经济数据的传导和验证,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消息面上,11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下称《市值管理》),明确上市公司应当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运用下列方式促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一)并购重组;(二)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三)现金分红;(四)投资者关系管理;(五)信息披露;(六)股份回购;(七)其他合法合规的方式。
汪毅认为,《市值管理》要求长期破净的公司制定具体的市值提升的方案,并且要在每年去复盘市值提升方案的效果,这会鼓励银行提高和市场的交流,比如在资产质量的透明度上做更详尽的披露,可以打消市场对银行风险的过度担忧。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vteam.cn/680/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