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导航 |固态电池风起云涌,科力远等三方深度交流共绘产业新图景

配资导航 2025-5-22 2 5/22

电池产业链近期走势活跃。就在昨天,固态电池概念股快速拉升,继而带动多股涨停。

其实,固态电池被业界称为“终极电池”,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其核心突破在于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从根本上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这种变革让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成为可能。

而且固态电池可广泛用于新能源、高端消费电子、储能领域,以及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医疗与新兴科技等领域。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中国固态电池的市场空间达到约10亿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29亿元,同比增长70%。同时,根据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增长至614.1GWh,中国固态电池市场空间将增至200亿元。

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各企业纷纷加大布局。例如,国轩高科建成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宁德时代开发的凝聚态电池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全固态电池在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并向固态电池领域延伸。

作为老牌新能源企业,科力远同样在固态电池领域有所布局。

近日,河北省保定市推进先进储能产业高质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科力远便和中固时代、太行研究院围绕固态电池、干法电极的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方一致同意,将加快探索固态电池技术联合开发路径,研发干法电极技术,将该技术与超大容量固态电池技术融合。

据了解,干法电极工艺凭借成本低、性能高等特点,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量产的主流路线。

三方中,科力远的干法电极技术已实现自支撑膜的成卷成膜,其中三元正极自支撑膜压实密度可达到3.6g/cm³,磷酸铁锂正极自支撑膜压实密度可达到2.6g/cm³,电池能量密度可提升10%以上。

中固时代作为中科院背景的“技术咖”,手握58项核心专利和混联系统技术等创新成果。

太行研究院则长期聚焦固态锂电池技术研发及孵化,能构建起“材料研发-中试验证-场景应用”的完整链条。

同时,今年4月,中固时代也加入了由科力远牵头成立的“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加快固态电池技术开发,深化固态电池、镍氢及钒液流等多元技术路径的融合应用,成为联合体中推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电池研发的核心力量。资料显示,联合体已集结了23家产学研单位,覆盖从材料研发到金融服务的全链条资源。

三方的这场技术座谈会,预示着科力远等企业在固态电池产业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进方面将迈入新的阶段。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 THE END -

配资导航

5月22日18:30

最后修改:2025年5月22日
0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共有 0 条评论

您必须 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