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间,岩山科技(002195.SZ)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6.62亿元, 同比增长17.06%,其中,人工智能板块首次实现规模收入,达到7,340.55万元。截至四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达105.04亿元,资产负债率仅2.36%,资产质量良好。
报告指出,2024年公司继续深入布局智能驾驶、脑机接口及类脑智能、生成式AI等人工智能新兴前沿领域,持续大幅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达2.39亿元,同比增长168.26%。报告中系统阐释了岩山科技人工智能板块的战略布局及融合创新,通过各板块协同交互,持续推动AI技术从单点突破向产业协同演进,为“AI+产业”的规模化落地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三大AI板块协同发展,催生“人工智能+”生态涌现】
在国家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大背景下,AI正加速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结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通过支持大模型、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智能装备,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岩山科技在人工智能各领域的布局正与这一方向深度呼应。
公司构建的AIGC大模型、脑机接口及类脑智能、智能驾驶技术三角,正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加速融合:Nullmax推出的NI技术将探索融合RockAI的Yan架构多模态大模型,联合岩思类脑研究院构建类脑神经网络,致力于打造全场景无人驾驶应用,拓展至具身智能领域。同时,互联网业务也将积极尝试将Yan架构大模型运用于各类AI工具产品中。通过数据共享与知识融合、算法创新与技术融合、应用场景互补等方式,实现不同业务板块间的有效互补与联动,全方位赋能“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
【从技术壁垒到商业化:基本盘提质,AI加速造血】
面对技术落地的现实挑战,岩山科技同样给出了清晰的解题思路。报告披露,2024年岩山科技人工智能板块首次实现规模收入,达到7,340.55万元,标志着其技术创新开始向商业价值转化,人工智能战略实施或进入关键验证期。
一方面,岩山科技以技术自研及突破创新打造“动态护城河”。2024年度,无论是Nullmax推出新一代自动驾驶技术NI,以更智能的方式应对行业自动驾驶难题;岩思类脑研究院相关研究论文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并成功运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式玩转游戏《黑神话悟空》;还是RockAI自研的Yan1.3以3B参数量达到Llama3模型8B参数量的水平,都彰显着岩山科技的研发实力和可持续迭代的技术路径。
与此同时,这些技术创新成果正通过各领域赋能及规模化落地,持续转化为可验证的市场竞争力。如Nullmax目前已获得国内多家汽车厂商的定点量产项目,并积极拓展与头部车企的海外合作;岩思类脑研究院正联合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头部院校及研究机构进行脑电大模型相关研究,且研究院部分基于大脑内部状态调控技术所研发的商业化产品已完成原理测试并进入工程验证测试阶段;而RockAI已为部分企业客户提供了本地化应用和部署,并积极探索与机器人、无人机、手机、PC等不同终端设备厂商的合作机会。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也在结构优化的同时,持续探索AI+等差异化增长点。其自研产品2345好压和2345天气预报等均已适配鸿蒙HarmonyOS NEXT 操作系统,其中2345好压是鸿蒙智慧办公首批邀请的应用之一,装机量突破3.2亿;新孵化的“王牌智媒”在短剧撮合服务领域也已排名前列。目前2345.com已为累计超10亿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安全上网服务,接下来将加强AI与业务的融合创新,并持续探索海外业务等新方向。
在宏观经济承压、AI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岩山科技交出的这份“稳增长、强技术”的答卷,证实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和转型已见成效。岩山科技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释放人工智能三大支柱的协同效应,抢抓“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关键期,构建未来人机共生智能生态。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vteam.cn/14096/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