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6 日,蓝海华腾(300484.SZ)发布 2024 年年报及 2025 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升至 3.52 亿元,同比增长 7.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67.20 万元,同比增长 14.9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 28.86%,全年实现稳健发展。
步入2025 年一季度,蓝海华腾的业绩数据堪称惊艳!实现营业收入1.31 亿元,同比增长达 87.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9.24 万元,同比增幅达 273.8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幅达410.22%!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环境中,蓝海华腾凭借领先行业的技术硬实力、精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在市场浪潮中逆势成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市场竞争力。
公司在保持稳健经营的同时,现金流比较健康,现金储备也比较充足,长期均没有任何借贷款,蓝海华腾多年来在保证公司有良好现金流和足够未分配利润的情况下,给与股东较好的分红回报,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有未分配利润2.83亿元,公司决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6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3,322.13万元。数据显示,公司近五年累计派现达2.11亿元,为其近五年累计归母净利润的84.59%,充分体现了公司在回馈股东方面的持之以恒和积极作为。
新能源汽车驱动:引领技术革新,深度契合产业大势
随着国家加快建设汽车强国战略的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蓝海华腾在新能源汽车驱动领域持续发力,成果斐然。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导向,积极响应市场对高效、节能驱动系统的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其中,新一代重卡五合一、辅控四合一、450kW级电控单元、800V平台电控等产品的问世,不仅代表了公司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更满足了新能源重卡市场对于高性能、高集成度电控系统的迫切需求。这些产品在提升车辆动力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为新能源重卡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蓝海华腾始终秉持品质与服务至上的理念。通过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强化质量管控,公司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与信赖。在客户拓展方面,公司积极与整车厂商开展深度合作,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成功进入了多个主流整车厂的供应链体系,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的推进,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进一步释放,为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驱动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长契机。公司凭借在技术、产品和市场方面的优势,叠加政策红利助推,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工业自动化控制:精准把握产业趋势,积极拓展应用版图
工业自动化行业属于国家加快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环节,随着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蓝海华腾紧密跟踪行业发展动态,精准把握工业自动化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体系。公司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加大研发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行业众多领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人力资源成本逐年上升、劳动人口出现结构性缺口,“机器替人”成为行业共识,而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持,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的蓬勃发展,也为工业自动化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与发展机遇。公司表示将持续加大工业自动化产品业务的布局与市场拓展力度,以期实现工业自动化业务的增长。
低空经济:前瞻布局,抢占新兴市场先机
低空经济作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新兴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蓝海华腾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提前布局,在电动飞行器电机控制器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公司充分发挥在新能源汽车驱动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并成功将其拓展至电动飞行器领域。通过持续研发创新,公司成功研制出适用于电动飞行器的高性能电机控制器产品。这些产品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效率等特点,能够满足电动飞行器在复杂飞行条件下对动力系统的严格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蓝海华腾作为申请单位与高校专业科研团队、行业公司团队合作,已拿到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重202317N101电动飞行器用协同容错构架高精准电机驱动控制器设计与开发》的首笔政府资助资金,展现出对公司科研实力的高度认可与有力支持。
随着低空经济相关政策的逐步放开,以及市场对低空出行、物流配送等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动飞行器市场前景广阔。蓝海华腾凭借其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先发优势,有望在低空经济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展望未来,蓝海华腾表示,公司在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业自动化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竞争对手和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制定了“持续创新,构建多赢”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低空经济市场的逐步成熟,公司将继续发挥其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vteam.cn/14376/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