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国内第三方医学实验室(ICL)龙头迪安诊断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1.96亿元,其中诊断服务业务收入45.20亿元,产品业务收入81.3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复杂的行业环境下,迪安诊断积极应变,凭借核心业务的深化布局,财务包袱逐步出清,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12.07亿元,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
构筑全链条竞争优势,夯实医学诊断核心基石
近年来,随着医改不断推进,分级诊疗、DRG支付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及体外诊断试剂集采等政策落地,成本管控成为公立医院改革重点,临床检验外包需求持续增长,ICL行业渗透率显著提升,发展前景广阔。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1-2026年我国ICL市场规模有望从222.63亿元增长至513.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8.2%;其中特检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288.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报告期,迪安诊断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提升至42.82%。其中,特检业务收入实现18.22亿元,占诊断服务业务收入的40.31%。
据了解,迪安诊断以独特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行业积淀,在医学诊断领域逐渐构建起“产品+服务+AI”不可复制的竞争闭环。模式产品方面,迪安诊断国内首创院内与二级市县级医院的合作共建和与三级医院的精准中心商业拓展成果显著。
2024年,公司精准中心数量已突破90家,其中53家实现盈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另外,公司合作共建实验室数量700余家,新增共建实验室67家。其中二级及以上医院收入贡献占比达92%。
迪安诊断精准把握政策导向,率先完成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从单一的检验外包服务,逐步发展为“服务+产品”双轮驱动,再进阶到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的整体化解决方案合作模式,持续助力客户降本增效和提升医学价值。
在主营业务版图上,迪安诊断已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庞大服务网络。服务范围触及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为超22,000家医疗机构提供4,200余项医学检测项目,涵盖分子诊断、病理诊断、生化发光检验等全领域,检验结果获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
产品体系方面,迪安诊断构建了“自有产品+代理产品”协同发展的格局。报告期内,公司自有产品业务实现营收3.47亿元;渠道产品业务实现营收77.87亿元。公司代理产品覆盖1,300余种国内外知名品牌,经销网络遍布16个省市,终端客户超4,000家,能够全方位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自研产品方面,公司拥有分子诊断、病理诊断、质谱诊断三大自有产品线,报告期,控股子公司“凯莱谱”自产质谱仪器与试剂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控股子公司“迪安生物”聚焦“病理+感染”并开拓LDT精准转化平台业务;参股子公司“迪谱诊断”正在加速核酸质谱和纳米孔单分子测序两大前沿技术的新产品研发与临床落地。
同时,迪安诊断多渠道加速自有产品的研发转化,加强自有品牌塑造,实现从被动适应集采到主动引领行业价值重构的战略升级。报告期内,公司自有产品新增2个三类证、7个二类证和200个一类证。
值得一提的是,迪安诊断通过“研产销检”一体化产业链提升竞争力。上游突破核心技术推进国产替代,中游依托37家实验室和营销网络实现高效服务,下游通过“晓飞检”平台和线下体检拓展2C市场,贴进终端客户,进一步打开增量市场。
AI赋能医疗创新,引领行业数字化变革
在“AI+医疗”加速产业化的时代浪潮中,迪安诊断前瞻布局,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医疗业务的深度融合,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自2021年起,公司便将“医疗+AI”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群益证券研报分析,迪安诊断正积极整合AI技术,探索其在诊断和治疗领域的应用,AI生态系统已逐步成型。公司搭建了基于自有算力及华为、阿里云算力资源的平台,并结合自身医检数据构建数据底座,利用通义千问及DeepSeek,在多个业务场景实现AI赋能。
病理诊断是AI技术应用的核心场景之一,迪安诊断旗下医策科技在该领域成绩斐然。在湖北省数智病理升级项目中,成功签约近70家医院,其中三级及以上医院42家,部署了PathoInsight-TCT、PD-L1、Ki-67等一系列AI辅助诊断系统,累计生成超300万份精准诊断报告,大幅提升了病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医策科技主导制定的《宫颈细胞病理图像标准数据库数据标准体系》,成为国内病理AI领域首个行业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建成的首个数智化病理CRO平台Patho-Link和组织病理泛癌种诊断大模型,更是推动AI诊断技术向产业化迈出坚实步伐,为病理诊断行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辅助智能阅片的实现,提升阅片速度与效率,缓解细胞病理医生短缺问题,为突破病理行业瓶颈带来新机遇。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报告,在中国市场只有1.6万名注册的病理医生,但是根据中国的14亿人口相关的治疗需求,至少需要10万以上的病理医生。
报告期,公司病理数字化产品落地10余家、区检数字化产品落地8家、质量平台落地5家,深度践行数字要素价值转化战略,在医疗健康数字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临床科研与健康管理领域,AI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联合武汉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多家顶级医疗机构,共同构建CML停药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成果亮相美国血液年会(ASH),获得国际广泛关注;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创新融合“AI辅助临床决策”与“精准流式+基因组合检测”,开创精准诊疗新模式;携手华为云,围绕精准检测、精准解读和精准干预,打造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迪安智检”平台为8,000余家医疗机构、40,000多名医务人员提供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服务,探索者(X-MedExplorer)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2.0版本在近30家三甲医院落地应用,推动医疗服务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迈进。
迪安诊断还将AI技术深度融入实验室运营和供应链管理。公司智能审核系统2.0基于AI算法实现异常值动态监测和多维度关联分析,人工审核时间缩短50%;供应链中枢通过AI驱动的动态交付算法,订单交付周期压缩25%,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展望未来,公司将以“成就客户”为导向,锚定“国内领先的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战略定位,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深化数智化转型,优化业务布局,同时加快海外市场开拓,让中国优质医疗服务走向世界。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vteam.cn/14193/
共有 0 条评论